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料汇编 > 正文

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文章发布日期:2018-09-23 15:37:04     作者:商会办公室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阳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力赶超、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对抢抓和用好当前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与全省同步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纲要根据《中共阳江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阳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阳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卓越成就的五年。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顽强抗击强台风“黑格比”、“凡亚比”和寒冻天气等重大自然灾害,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总量实现翻一番。全市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人均生产总值挤身我省东西北地区前列。预计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94.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2717元增加到26758元(约4100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4.2%13.4%,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8.7亿元增加到26.8亿元,年均增长25.2%,为2005年的3倍;实现工业增加值235.5亿元,年均增长1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1.842.036.2,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比例调整为59.540.5。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双转移”工作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滨海旅游和房地产等服务业、特色农业、海洋渔业和生态林业等迅猛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预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641元和6655元,年均分别增长10.8%8.8%。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9.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5万人。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大幅增加,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均实现应保尽保。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由200545.4%扩大到99.8%,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完成阳江一中、市一职校迁建,广雅中学建成开学,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0543.3%提高到93.1%,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文化、卫生、人口计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市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市等称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成开馆,市中医院、市公共卫生医院等民生工程加快实施。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预计“十一五”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接近1000亿元,年均增长31.6%,约为19882005年全市投资总额的1.8倍。阳江核电站等重大清洁能源项目顺利推进,阳西电厂1-2号机组投产。阳茂高速、沿海高速、阳阳高速、阳江港5万吨级码头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城市主干道高级化改造、城南新区开发、海陵岛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市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35.3平方公里扩大到42.2平方公里,成功创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最佳休闲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通过评审。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提前完成。生态环境趋于优化,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地表水质保持Ⅱ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Ⅰ类标准。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全面完成。宜居城乡创建和“三旧”改造全面推进。水利等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社会治安根本性好转。“平安阳江”建设深入推进,“打黑除恶”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全市双抢案件由2005年平均每天26宗下降到不足2宗。综治信访维稳机制进一步健全,应对处理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民主法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行政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先行先试,市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37个精简到25个,高新区、岗侨区、海陵试验区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市本级第四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全面完成,行政审批事项由384项削减为212项。经济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市场、国企、农村等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领域改革迈出新步伐,医药卫生、文化体制等改革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深化,融入珠三角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市累计出口总额60.1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额7.67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2.1%22.4%

 

专栏1    阳江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类别

指标

2005

“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完成情况

2010

年均增长(%

2010年预计

增速(%

年均增长(%

经济发展

GDP(亿元)

294.4

520

12

640

16.8

14.2

人均GDP(元)

12717

19600

11

26758

16.3

13.4

工业增加值(亿元)

 

 

 

235.5

20.7

18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35.1

35

 

36.2

 

 

农业总产值(亿元)

 

 

5

227.1

5.5

3.7

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

0.89

0.75

-3.4

 

-1.0

-4.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3.5

160

11.3

329.2

37.5

3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59.1

290

12.9

370.6

21.7

18.4

出口总额(亿美元)

9.13

14.5

10

16.1

30.6

12.1

利用外资(亿美元)

0.755

2.3

25

2.1

19.3

22.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8.7

 

 

26.8

32.8

25.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3

 

3

103.1

3.1

 

城镇化水平(%

44.1

50

 

47

 

 

非农就业比重(%

39.6

60

 

58

 

 

 

社会发展

常住人口(万人)

232.1

265

 

242

 

 

人口自然增长率(‰)

6.5

8.3

 

7.3

 

 

城镇登记失业率(%

3.1

3.5

 

2.9

 

 

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22.1

32

 

34.7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2.9

25

 

20.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45.4

85

 

99.8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43.3

80

 

93.1

 

 

人民生活

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元)

13640

19000

7

22500

7

10.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4368

5800

6

6655

19.6

8.8

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人)

1.02

1.2

 

1.11

 

 

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亩)

157

156

 

156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28.3

60

 

54.5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

 

 

-10

 

 

 

化学需氧量

2.3

 

 

33.3

 

 

二氧化硫

1.8

 

 

1.93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3.31

12

 

11.7

 

 

注:12010年常住人口以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数为准;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数为住户调查数;

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2005年数采用环境统计口径,2010年数采用污染源普查口径。

 

(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全市人均GDP将进入40008000美元的加速发展时期,我市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1、发展机遇

未来五年是阳江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和新机遇,为我市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省内看,我省大力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双转移”战略和海洋综合开发战略,构建沿海产业带,促进粤西振兴发展,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

从阳江自身看,良好的发展条件和众多的有利因素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一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建市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全市经济堆头不断增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重大项目支撑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快提升,为我市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我市处于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黄金交汇地带,区位优越,交通畅达,腹地广阔,海岸绵长,在广东新一轮发展大潮中的区位交通优势十分突出。三是资源环境容量得天独厚。全市陆地面积7946.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滩涂和20米以内的浅海面积1638平方公里,土地、海洋、旅游、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生态良好,适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水电资源和能源供应充裕。漠阳江贯通全市南北,流域面积6042平方公里,可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提供充足优质水源;全市核电、水电、风电、火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2000万千瓦,可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五是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广大人民群众对市委、市政府充满信任和期盼,全市上下不甘落后、奋力赶超的愿望和决心不断增强,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氛围已经形成。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2、面临挑战

——综合实力与全省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阳江建市时间短,经济基础薄弱,主要经济指标与珠三角和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全市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3.8%,全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利用外资、财政收入总量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1.3%0.8%1.8%0.3%0.9%0.6%,总量排在全省21个地级市的第16位,阳江追赶全省发展步伐仍需快马加鞭。

——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全市产业集聚度低、支柱产业少、企业规模小,各产业发展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农业以传统种养业为主,产业化水平较低;工业以五金刀剪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比较落后;第三产业以传统商贸业和房地产业为主,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较低。我市以往过多依赖传统产业、低端产业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发展环境亟待优化。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进展不快,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服务效率有待提高;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事业仍较薄弱;农村发展不快,扶贫“双到”工作仍任重道远;人才资源不足,引入人才机制不够健全,高素质人才紧缺;行政执行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

——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省内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部分同类地区迅速崛起,周边各市你追我赶,使项目、资金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对阳江加快发展形成巨大压力。我市城市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仍较薄弱,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的办法不多,水平和质量不高。

面对省内外各城市竞相发展的局面,阳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有利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着力解决突出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创阳江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实现幸福追赶为核心,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为首要任务,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攻方向,加快绿色崛起,加强文化建设,致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把阳江打造成为“双转移”示范基地、沿海临港工业基地、中国刀剪产业基地、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环珠三角现代农业基地和宜居创业滨海新城,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二)发展要求

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抓住“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实现幸福追赶”这个核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努力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突出做到“五个必须”。

——必须坚持跨越发展,迈出幸福追赶新步伐。以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突出补工业之短,迅速壮大经济总量,全面提升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建设幸福阳江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乡,满足文化需求,改善社会治安,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畅通诉求渠道,强化转型升级的目的依归和价值导向,使转型升级成果更好地转化成人民群众福祉,开创阳江幸福追赶的新局面。

——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新活力。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努力推动阳江制造向阳江创造转变,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跨越。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用新思路破解发展的各种难题,用新举措创造新业绩,用新模式创造新动力。

——必须坚持合作发展,争创发展新优势。以加快融入珠三角为重点,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以加快推动城镇化为重点,统筹城乡规划布局,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高度重视发展县域、镇域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和措施,着力解决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拓展新空间,创造新优势。

——必须坚持和谐发展,共享发展新成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幸福阳江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重视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把社会建设的方向转换到扩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轨道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同步。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积极吸收新时代元素,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全方位提升我市文化建设水平。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强环境保护,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倡导绿色生活,推动绿色崛起,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全面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经济总量在“十一五”翻一番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内生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超过13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到2015年达52000元(约8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价格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预期达到48%。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市城镇化率近67%

——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0.5%,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稳步扩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前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93%以上。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形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 54.7%以上,耕地保有量达到19.63万公顷。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先行先试。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开放合作水平全方位提高,主动融入珠三角取得明显成效,外经贸发展实现战略转型,扩大内需有新突破。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竞争力大幅提升。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再经过五年奋斗,到2020年,力争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等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专栏2    阳江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别

指标

2010年(预计)

“十二五”时期目标

属性

2015

年均增长(%)

经济发展

GDP(亿元)

640

1300

15

预期性

人均GDP(元)

26758

52000

14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1

104

4

预期性

经济结构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

42

48

 

预期性

每万人口专利申请量(件)

5

7.72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29.2

2700*

18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70.6

780

16

预期性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8

28.5

10

预期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26.8

58

18

预期性

城镇化水平(%

47

67

 

预期性

社会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4641

23000

10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6655

11000

10.5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2.9

3

 

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万人)

19.7*

20*

 

预期性

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万人)

30.5*

25*

 

预期性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70

90

 

预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3.1

93以上

 

预期性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49.7

70

 

约束性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0

98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99.8

99以上

 

约束性

常住人口(万人)

242

253

9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7.3

8.3

 

约束性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45

40

 

预期性

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人)

1.11

1.19

 

预期性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0.26

0.12

 

预期性

 

资源环境

万元GDP能耗(吨标煤)

0.7

0.62

-12*

约束性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231

115

-13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万公倾)

18.96

19.63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54.5

80

 

预期性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3.4

80

 

预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

 

 

 

约束性

二氧化硫

1.93

4.3 

 

 

化学需氧量

33.3

33.4

 

 

森林覆盖率(%

54.5

54.7

 

约束性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1.7

14

 

预期性

注:1、带*标记的为五年累计数;

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5年目标绝对值按2011年省市“共享四税”改革的可比口径计算;

3约束性指标以省下达目标为准。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幸福阳江为主要任务,以工业为主攻方向,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融合、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新型产业基地,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发展集聚、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抓住广东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机遇,结合我市实际,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海洋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广东新能源基地,加快推进阳江核电14号机组以及阳西、海陵、江城、阳东、阳春等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阳江核电56号机组、阳西电厂34号机组、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海上风电、LNG冷热电联产等项目,积极推进阳江核电二期、阳西核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在高新区、阳东县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培育发展LED前端产品及装备等产业,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以建设环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打造全省大型产业转移工业园为目标,紧跟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产业发展潮流,结合国家产业导向,积极引导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重化、海洋、新材料产业。依托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汽车空调、汽车皮革、五金刀剪机械、服装针织机械、林木加工机械和数控设备等机械装备产业。抓住国家支持发展清洁能源的机遇,培育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装备配套产业。突出抓好园区载体建设,以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核心,以中山火炬(阳西)、佛山禅城(阳东)、东莞长安(阳春)等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卫星园区,统筹园区产业布局,突出发展主导产业。重点推进广青10万吨镍合金及配套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大型镍合金产业基地。积极引导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抓好重化、电子、建材等3个环保产业区以及太阳能光伏、海产品和南药加工等6个特色工业区建设。利用我市港口和岸线优势,规划建设船舶修造基地,发展海洋工程、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

 

专栏3  阳江主要产业园区

一、省级产业转移园区

1、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园

1)福冈片区:重点发展日用电器、机械制造、半导体照明、海产品深加工、服装等产业。

2)港口片区:重点发展食品医药等产业。

3)银岭片区:重点发展金属制品(五金刀剪)、服装加工等产业。

2、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重点发展金属制品、电子电器等产业。

3、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产业转移园:重点发展金属制品、木材家具、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等产业。

4、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园:重点发展木材家具、机电、制药等产业。

二、特色产业工业区

1、半导体照明(LED)工业区;

2、海产品深加工工业区;

3、江城五金刀剪工业区;

4、太阳能光伏工业区;

5、阳东五金刀剪工业区;

6、阳春南药工业区。

三、环保产业区

1、高新区港口重化产业区:重点发展镍合金、铜材加工、精细化工、核电装备、服装漂染等产业。

2、阳江电子产业区:重点发展电子电路板等产业。

3、阳西建材产业区:重点发展建材、陶瓷等产业。

 

(三)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坚持以信息化为引领,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两端延伸,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加快中国五金刀剪产业基地建设,提高行业集中度、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保持刀剪行业在全国的龙头地位。加快推进广东粤西熟料水泥生产基地建设,以海螺水泥、华润水泥等项目为重点,发展环保和节能型水泥产业。大力推进特殊钢产业基地建设,根据产业布局,依托阳春新钢铁项目,对我市钢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等基础原材料和新材料产业。加快信息化改造和技术开发,提升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食品、机电、服装、家具等传统产业。发展以绿色、功能特色等食品为主的食品加工行业,培育食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以汽车零配件、水泵、轴承及小家电为主的机电行业,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创建品牌;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建设南药生产加工基地;发展以高档和优势品牌服装、旅游鞋帽袋等为主的服装纺织产业。

(四)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发展方向,紧紧围绕产业和消费升级,积极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拓展服务业新领域,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大力发展旅游、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以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以重大旅游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海滨休闲、山水生态、温泉度假、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产品。突出抓好海陵岛旅游综合开发,建成五星级酒店群等一批高端旅游项目设施,把海陵岛打造成为国际旅游休闲岛。推进国家地质公园、环东湖生态区、沙扒滨海区等重要组团及一批特色旅游强镇建设,打造“浪漫银滩、宋船古韵、温泉之都、水墨阳江、休闲绿城”五大旅游品牌。预期到2015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12%。加快临港物流基地建设,推进阳江保税物流中心以及五金刀剪、汽车、建材、烟草、成品油、天然气等物流仓储项目建设,规划布点大型煤炭及矿产中转基地。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和扶持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构筑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推进农信社改制,努力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阳江设立分支机构,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优化发展现代商贸业,加快市、县(市、区)、镇(街)三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及城乡社区商业网点建设,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网上经营等新型业态,培育大型商贸企业,支持餐饮业向规范化、特色化和高级化发展。

(五)优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基本农田,走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道路。稳步增加大宗农产品生产供应,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南药、水果、蔬菜、花卉、禽畜、商品林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环珠三角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艺产业等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水产品、南药、木材、禽畜等精深加工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展现代种业,加强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原产地标志认定、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化对农业的保护扶持,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

(六)积极发展现代海洋产业

坚持把发展海洋产业作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要着力点,统筹海、岸、湾、滩、岛综合开发,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生态良好的全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形成海湾蓝色经济产业带。深化海洋开发利用,构建临海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滨海能源、港口物流、滨海旅游和海洋渔业,培育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运输等产业,打造若干个产业集聚发展区、海洋特色开发区、卫星镇和一批较大规模涉海企业,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实施深海工程,发展远洋渔业和深水网箱养殖,积极参与南海油气、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抓好南海海洋捕捞研发中心建设。促进水产品加工与流通,抓好水产品加工出口产业园区、水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依托海湾旅游资源,高水平规划建设海湾旅游区,打造蓝色观光走廊。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海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抓好海陵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南海放生台、南鹏列岛海洋生态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岛和红树林保护、海洋牧场等一批项目建设。

四、统筹城乡发展

把城市化作为拉动需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协调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建设宜居创业滨海新城

以打造“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羡慕”的宜居创业滨海新城为目标,扩大城市规模,繁荣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把中心城区发展成为核心经济圈,把城南新区建设成为中央商务区,把“一河两岸”打造成为城市新亮点。大力实施城市南拓战略,统筹市区与高新区、海陵试验区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建设,实现不同功能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构筑阳江滨海新城的整体形象。加强城市交通出入口建设,加快城区高等级快速干线的连接,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加快旧城区升级改造,推进一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框架。发展住宅、旅游、商业、工业、物流等特色房地产业,建设一批文化、商贸、旅游等特色街区,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品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在市民中开展“爱我阳江活动”,创造环境舒适、安全有序的人居环境。大力降低营商成本,鼓励在市区创业和投资置业,集聚各方要素加快城市发展。

(二)提高城镇化水平

强化以阳江市区、阳东县城为主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定位,积极推进市区与阳东县东城镇、雅韶镇、红丰镇等周边城镇一体化。加强阳春市区、阳西县城和海陵试验区三个副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引导生产要素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区,构成“一主三副多中心镇”的城镇体系,打造以阳江市区为核心,以主要交通干道为纽带的组团式城镇群。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探索把市区周边区域和高新区、海陵试验区相关镇改为街道、村改居委会,把县城和中心镇周边行政村改为社区居委会,加快推动农村城镇化。加快中心镇、小城镇、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建设,大力增加城镇人口。深化户籍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全面建立城乡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消除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不合理的政策限制,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聚集。积极实施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等办法,放宽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城镇条件,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动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向村镇延伸,建立科学化、长效化、精细化的管理体制机制,优化乡镇管理资源,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进一步落实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政策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发展,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扶持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对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和民营经济,壮大县域镇域经济实力。江城区突出发展服务经济,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信息、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和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总部经济;阳春市重点发展钢铁、水泥、水电等工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现代农业;阳东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升发展五金刀剪、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阳西县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园区工业、滨海旅游业和传统特色产业,抓好旅游专业镇和渔业专业镇建设;高新区重点发展临港工业、高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积极打造镍合金、有色金属、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基地;海陵试验区重点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争取到“十二五”期末,我市县域经济排位在全省前移3位以上。

(四)建设幸福美好新农村

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村镇规划编制,优化城乡生产、居住、生态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力争到2015年全市实现所有建制镇、行政村规划全覆盖。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突出抓好农村道路、交通、饮水、供电、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信息畅通、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金融保险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和发展。力争 2012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幅提升。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示范、扶持、激励、奖补机制,推进宜居城镇、宜居村庄试点建设。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入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程,加大扶贫投入,加强智力扶贫,推动开发式扶贫取得新突破。

(五)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按照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我市的总体定位要求,结合我市国土资源禀赋特点、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我市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生态发展区、海洋综合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具体功能区。构建以阳江市区为中心,以沿海拓展轴和南北拓展轴为主骨架,以阳东片区、阳西片区、高新片区、春南片区以及春北等点状片区为主要增长极的重点发展区,以北部和东西部环型生态屏障、海陵岛、蓝色海岸带为生态发展区和海洋综合发展区,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阳春国家地质公园、海陵岛国家4A级景区、南鹏岛海洋生态保护区等省级以上自然生态保护区、旅游景区、文物保护单位为禁止开发区的国土开发总体战略格局。重点发展区主要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新型工业发展区和商务文化产业区两个亚区。生态发展区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山水生态旅游基地。海洋综合发展区主要发展临港工业、滨海电力、滨海旅游和现代渔业,打造海洋综合开发示范区。对禁止开发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实施分区域调控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保等配套政策,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空间发展格局,保证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

五、建设和谐幸福阳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幸福阳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一)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全面落实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建立健全各类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探索推进农村资产要素市场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抓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程,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活跃城乡消费市场,积极促进住房、汽车、家电等消费,大力拓展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健康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完善城乡市场流通体系,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到2015年,全市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780亿元,年均增长16%

(二)努力稳定和促进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促进就业和创业的力度。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促进体系,完善市、县(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培育发展创业孵化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继续实施“双转移”战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在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工人。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加强劳动执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全覆盖。巩固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切实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到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0%。鼓励建立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加快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年全覆盖。整合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保资源,推进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到2015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巩固在99%以上。继续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完善社保基金筹集管理机制,提高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完善灾有所救、贫有所济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促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完善供养补助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优抚对象的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社会福利事业,拓展社会志愿服务,扶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保障残疾人权益。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关心下一代成长等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老年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渔民安居工程,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四)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健全以市级医院为龙头、县级医院为骨干、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推进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市妇幼保健院、市卫生学校迁建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优化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并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执法和中医工作。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覆盖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建立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一卡通”。2015年,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初步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五)加强人口计生工作

扎实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进一步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层级动态服务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和服务工作,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免费婚检、孕检,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六)保障公共安全

建立健全应急组织、预案、保障体系和应急运行机制,完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高政府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完善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储备与安全保障体系,增强重要物资的保障和应急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和进出口检验检疫,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安全协调机制,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安全许可和行业安全准入,防范治理重大职业危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到2015年,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到0.12/亿元。完善防灾减灾和综合性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提高气象、地震监测预报、预防和紧急救援能力。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抓好县、镇、村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建设,完善严打整治、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完善“大走访”、“大下访”工作制度和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推进国防事业,加强军地协调配合,提高保障国防建设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继续创建双拥模范城,落实优抚政策,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家属。加强海防管理和军事设施保护,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加强人防、消防工作。完善国民经济动员组织机构,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

六、发展科教文体事业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提高城市和人口的科学素质,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切实增强发展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

以建设教育和人力资源强市为目标,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规模化和高等教育特色化。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加强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建设,2012年每个乡镇建成一所以上中心幼儿园,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多途径为非户籍常住人口提供义务教育学位,逐步实现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阳江一中等示范性高中学校建设,完成两阳中学迁建,巩固和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强化高等教育办学特色。到2015年,所有职业技术学校达到省设置标准,建成以市技工学校、市一职校和阳春中职为龙头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探索与国内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社会资金兴办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健全稳定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优先保证教育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待遇“两相当”工作。支持特殊教育,各县(市、区)集中办好1所以上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特殊学校。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阳江。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信息化提升、知识产权培育、科技普及与推广等四大科技工程,推进阳江高新区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阳江综合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等3个科技企业孵育中心建设,搭建五金刀剪、海洋产业、农业等技术创新平台,抓好省、市级工程中心的组建。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大力推动高新区、产业转移园、民营科技园、专业镇、特色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基地等六类产业载体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组建多晶硅产品、五金刀剪、机电、汽车空调、皮革产品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产品性能检测中心。大力实施产业关键技术、产业节能减排、民生科技、新农村建设、科技兴旅、创新平台建设、产业载体建设、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等八大科技专项。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省市联动机制,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推进产业体系标准建设,完善产品认证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专利申请服务水平。

(三)打造文化名城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六大工程”,力争用10年时间,把阳江建设成为著名的海洋文化旅游和生态观光胜地、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文化博览中心,努力打造海洋文化突出、特色文化产业强势、现代文化气息浓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积极发展与“南海I号”相配套的文化产业,继续完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加快国家海洋公园和广东海洋历史博物馆建设,充分发挥“南海I号”世界级品牌对旅游、文化发展的带动效应,传承和发展我市海洋文化。大力发展广播电视、网络传媒、新闻出版等现代文化产业,改造提升刀剪、风筝、漆艺、诗词、书画等传统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和利用阳江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完成阳江学宫、北山文化公园修建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史迹的规划保护工程。推进市档案、方志、党史馆建设,实施历史记忆工程,发挥档案、地情、党史事业的存史资政和育人利民作用。整合最具阳江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文化资源,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继续办好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国际(阳江)风筝会、南海开渔节等活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加强阳江特色文化产品和成果推广展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阳江市演艺中心。积极创作和生产具有阳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艺术精品,推动公共文化进村入户,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推进一批公共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举办阳江市第四届运动会。

 

专栏4  阳江市文化名城建设“六大工程”

1、文化建设素质提升工程;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3、文化产业提升工程;

4、文化改革创新工程;

5、文化“走出去”工程;

6、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

 

(四)加强人才建设

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重,制定和落实加快引进人才的系列政策,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多渠道、宽领域、多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广泛吸纳各类创新型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人才,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我市就业创业。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推动人才培养机构和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完善人才教育体系,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积累人才资本,激活人才存量,增加人才增量。加强人才管理,完善党政机关、企业经营、专业技术、工业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六类人才的分类管理与指导,引导人才充实到企业、农村等基层一线。完善优秀人才的评价发现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健全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挂钩、鼓励人才创新的薪酬福利制度。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着力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束缚和制约,提高人才服务的社会化水平。

(五)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发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阳江优秀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阳江人文精神,营造文明法治、开放兼容、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树立阳江人现代文明新形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加强科学理论武装,促进科学理论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思想,鼓舞人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树立和推广先进典型,建设文明和谐家园。

七、推动绿色崛起

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构筑绿色生态,创造绿色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一)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漠阳江、那龙河、丰头河、织篢河等河流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保护好饮用水源。推进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加快建设和完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推进市区及各县城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以及各中心镇、沿海镇和漠阳江上游7个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到2015年,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近80%,主要江河水质保持Ⅱ类以上标准。加强大气环境保护,重点防治电力、钢铁、水泥、陶瓷、化工等行业污染排放和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严格执行环保准入规定,引导企业入园发展,确保新引进项目的环保投入。加强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加快一批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80%。强化电磁辐射管理,完善核安全及应急管理。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抓好船舶油类、海水养殖、海岛和港口开发等方面的海洋污染防治,加强南鹏列岛等一批省、市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严格控制围填海,完善健全海洋环境监测及海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二)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监察和能效对标工作。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等配套设施。大力节约原材料,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和包装材料的使用。推动建设城镇再生水利用系统,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建设节水型社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三旧”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和海洋开发利用的投资强度。

(三)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以电力、建材等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量较大、污染较重的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能源、原材料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抓好高新区镍合金等一批新型材料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建设。按照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再利用的原则,建设生态式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促进园区内各企业之间实现气、热、电、冷等资源和排放物的循环利用。

(四)建设生态绿城

构建山地丘陵区绿色生态屏障,加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生态公益林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完善漠阳江水系及市内其它河、湖、水库等沿岸防护林体系建设,构建水系生态廊道。继续加强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等带状生态工程建设,严格保护近海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森林抚育与管理,扩大森林面积。建设城市景观林、公共绿地和城(镇)郊围城防护绿化带,维护农田保护区、农田林网等绿色开敞空间。推进绿道网规划建设,以市区为中心,向周边县城、镇延伸,形成融合生态、环保、教育和休闲等多种功能,具有阳江特色的绿道网体系,逐步实现与珠三角绿道系统对接。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八、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统筹规划,突出增强能力、完善布局和调整结构,大力推进海陆空综合型立体式交通体系建设,加强水利、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

(一)构建现代化开放型综合交通体系

加强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建立起对接珠三角、衔接大粤西及大西南的开放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和优化以高速公路系统、高等级公路系统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推进云阳高速罗阳段、沿海一级公路、325国道和站港一级公路改造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城南新区至海陵岛的旅游观光大道,加快海陵湾大桥建设,推进揭茂高速阳江段等项目前期工作。2015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320公里。加快推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铁路阳江段等项目建成使用。加强阳江港与珠三角港口群及粤西港口的协调建设,加快推进5-1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到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1000万吨。规划建设阳东滨海汽车一级客运站等10个客货运站场,全力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挖掘阳江机场潜力,提升机场服务能力。

 

专栏5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大项目

一、公路交通系统:

云阳高速公路(阳春至罗定)、沈海高速扩建工程(开阳、阳茂高速阳江段)、325国道改造(北惯至白沙、阳西县城过境段)、阳江沿海一级公路(含金平公路)、开阳高速公路阳江立交及连接线等

二、轨道交通系统:

广东西部沿海铁路(阳江段)

三、港口运输系统:

阳江港5-10万吨码头泊位、阳江港1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海陵湾大桥、阳江港跨港大桥

四、综合交通枢纽:

新建阳东滨海汽车一级客运站、海陵区汽车一级客运站、阳江城南汽车一级客运站、阳西城北汽车一级客运站、迁建阳春汽车一级客运站、扩建阳东东平汽车二级客运站等

 

(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以民生水利为目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构建城乡防洪治涝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和水环境保护体系。按照路堤结合,防洪与绿化、景观结合的要求,推进阳江市区以及阳春、阳东、阳西城区防洪工程和“一河两岸”建设。加快河流控制性闸坝、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海堤达标加固以及灌区改造工程建设,抓好中小河流和小流域治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乡防洪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安全。建设完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加强供排水规划布局,加强水库库区保护和综合治理,维持水库水质达标,构建应急供水备用体系,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水保障水平,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全面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合理开发水电资源,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推进绿色电网建设

进一步完善电源、电网规划,加强各电压等级电网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优化电网结构,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提升输、变、配、用电智能化水平,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提高电网承接各类型电源接入能力和抗灾减灾保障能力,构筑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节能环保的阳江电网。加强电网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预留输变电站站址用地和线路走廊,确保电力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四)提高信息化水平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信息化和工业、服务业相融合,增强信息技术对现代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类信息网络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广播网建设,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发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推进企业、社会事业和农村信息化,建立系统布局、层次分明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服务在线化,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构建“无线城市”和“数字阳江”,加快实现与珠三角的信息化应用同步。

九、深化改革开放合作

坚持内部革新与外部合作相结合,大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区域互动合作,不断开创开放合作新局面。

(一)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效能政府。全面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和改进政府管理服务。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巩固市级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成果,加快各县(市、区)机构改革进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行政审批项目动态评估、管理和调整制度,推动审批方式创新,建立和推行并联审批,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建立完善跨部门的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平台,推行网上办公、网上审批和政务处理,提高政府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改革,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中心镇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自主权,探索建立乡镇分类管理动态机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独立运作、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现代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模式,加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健全事业单位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改进考核和奖励方式,推进公务用车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税,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机制,确保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政府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投入。探索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预算安排的透明度。结合地方税制改革,完善分税分成财政体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搭建新型投融资平台,推广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办法。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土地供给制度,健全经营性用地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制度。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控监管机制,推进资源能源价格、环境价格、民生价格改革,加强垄断行业价格监管,高度重视做好稳定市场价格秩序工作。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推进“诚信阳江”建设。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化。加强司法公正、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健全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和能力建设,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把流动人口纳入社会综合管理范围。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探索治安管理与城市管理、市场管理、行业管理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工作机制。建立社会工作制度,加快社会工作发展。

(二)促进民营经济上水平

加快清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产品研发、人才培训、管理提升、信息服务等提供支持,强化政府服务民营经济的能力。加强政银企合作,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推进民营经济结构调整,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行业竞争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民营企业走集团式发展、股份制经营道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改革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个体工商户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组织化程度向私营企业转型。继续开展“全民再创业,阳江新跨越”系列活动,鼓励海内外阳江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和全民创业。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海内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积极吸引中央企业、大型国企、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投资,重点引进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大中型项目和企业,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研究制定具有比较优势的招商优惠政策,努力构建规范化的营商环境,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增强招商竞争力。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开展产业和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驻点招商、会展招商和“以商引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省内外优秀民营企业和在外的阳江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或区域性总部。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企业在巩固美国、欧盟和香港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东盟、拉美等国际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扩大优质特色产品出口,大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扶持加强出口品牌建设,努力创立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名牌。支持企业在国外、市外建立商品贸易平台,拓展国内外营销网络。大力承接发达地区的服务外包,扩大服务出口,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完善外贸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重点出口商品反倾销分析预警系统,提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体系。支持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经销、代理、物流等内销网络,扩大内销市场。进一步完善通关设施建设,推进口岸通关信息化和查验模式创新。

(四)积极参与区域合作

主动融入珠三角。全面贯彻《珠三角纲要》,突出抓好“双转移”工作,办好省级产业转移园,大力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完善劳务合作机制,共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和转移就业示范基地,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主动参与珠三角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与珠三角知名旅行社合作开发旅游资源,设计跨区域旅游合作线路。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建立与珠三角地区都市型农业配套互补的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面向珠三角的城镇群,共享优质生活圈

建立广泛的区域合作关系。加强与粤西各市的沟通交流,重点推进区域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科技文化、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构建粤西一体化合作发展机制,积极参与湛茂阳经济圈建设,促进粤西经济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发展。加强与港澳、泛珠三角、北部湾、东盟等地区的经贸交流,建立形式多样的交流机制,积极开展招商推介、经贸洽谈、商务考察等活动,加强市场对接,扩大进出口规模,推进双方在农业、旅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要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认真组织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凝聚各界力量,确保有效实施。

(一)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加强衔接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指导阳江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财政、金融、税收、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实施规划目标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将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预期性目标和各项任务分解到年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二)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科学谋划重大项目。坚持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确立中长期规划对重大项目布局的指导作用。加强前期工作,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将规划的重大项目具体落实到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实施,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重大项目180项,总投资4019.88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706.58亿元。

 

专栏6  阳江市“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2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42.38亿元;

2、现代产业建设工程110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146.9亿元;

3、宜居城乡建设工程15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51亿元;

4、绿色生态建设工程5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1.5亿元;

5、民生保障建设工程7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4.6亿元;

6、社会事业建设工程11 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0.2亿元。

 

强化要素保障和项目管理。要把重大项目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程,集中力量保证重大项目需要,对列入规划的项目,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用地用海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排除影响建设进度的各种障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加强评估考核。要完善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建设幸福阳江的指标体系和规划实施评价标准,分解到年度进行督促检查考核。完善规划中期评估制度,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依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必要调整,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强化社会监督。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使公众深入了解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的相关信息,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接受全社会监督。


本文网址:
  • 我会主办的第二期职业经理精英班启动
  • 阳江商界迎春慈善晚会昨晚举行
  • 我会热心企业家赴那味村开展慈善活动
  • 市企业家商会协办的阳江文化大讲堂开讲
  • 阳江企业家研讨电子商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