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透视 > 正文

2013广交会透视:市场乍暖还寒 转型方兴未艾

文章发布日期:2013-11-08 16:17:15     作者:阳江日报

编者按

    广交会是外贸出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刚刚结束的2013年秋季广交会上,总交易额和参展人数双下降的现状,透露出全球市场“乍暖还寒”的信号。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口形势继续下滑的情况下,我市部分参展企业却依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透过广交会,阳江外贸出口企业能否看清前路?为此,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市商务局以及部分企业,试图从市场开拓、产品创新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为处于转型升级关口的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第114届广交会已于4日落下帷幕,但在很多企业看来,本届广交会的成绩单并不尽如人意。据统计,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额为1946.1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0.9%,同比下降3.0%。而境外采购商与会人数为189646人,比第113届减少6.5%。采购商与会人数以及出口成交额皆出现下滑,一些参展企业慨叹:“看来,广交会的平台功能正在弱化。”

 

全球经济未回暖出口订单量下滑
    “参加本届广交会的客商,确实明显减少。”市商务局外贸科主任科员林健生坦言。除了美国客商略有增加以外,欧洲、东盟、“金砖国家”甚至非洲客商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他分析,欧洲经济一直出于低迷的徘徊期,是订单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美洲、东南亚等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整体情况也不太乐观,“本身交易量就不大,订单的稳定性还不好。”林健生说,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广交会上的中长期订单明显减少,宏观进出口形势不稳,直接冲击了本届广交会的交易量。在他看来,广交会的平台功能也在弱化,三期会展的时间跨度过大,影响客商的参展积极性,“现在进口区的产品大多以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和土特产为主,国内厂家看不到发达国家市场上新的产品和技术,无法参考借鉴和吸收。”
    要获取更多订单、更高利润,就必须掌握产品的议价权,而这最终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林健生认为,从我市参展企业的整体来看,产品种类比较单一、档次不高、附加值较低。他说,在我市参展的98家企业中,参加二期刀剪展的企业有70家,而参加一期电子类和三期服装类的企业只有28家,这表明我市的经济结构还不够完善。林健生分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大势不改,让企业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的一路攀升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人民币的升值,让以出口为主的五金刀剪企业利润不断缩水。

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须双管齐下
    严峻的内外形势迫使企业必须同时进行产业转型与市场开拓。
    阳江市木森日用制品厂的环保低碳竹木厨具,在本届广交会上大放异彩,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的眼球。公司总经理黄运昭说,本届广交会的人气确实没以往那么旺,客商少了一些,但他们凭借着创新能力和环保的理念,使产品的附加值大为提升,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客商。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的不利环境下,“木森”主动走出国门参加展会,积极开拓市场。“每年我们都参加四次国外展会,像芝加哥、法兰克福等日用品展会,北京、上海的相关会展我们也有参加。现在正准备申请国外公司,争取把脚步迈向全世界。”黄运昭说,不能把砝码都压在广交会上,市场越多,机遇越多。
    面对人民币升值和用工、材料成本上升的双重打击,“木森”一方面投资数千万购买设备,用机械代替人工、降低用工成本,一方面多接订单、多生产,薄利多销。近年来,木森在产品外观上取得了15项专利,凭借着精致的产品外观以及环保的生产理念,木森的竹木厨具一路走俏。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该公司的贸易额却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除了创新、降低成本,没有别的出路。”黄运昭的思路与阳江市佰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谭中明不谋而合。谭中明说,广交会上生意好的企业,都是拿出了新产品的,“只有走创新的路子,才有希望。本届广交会上,我们推出了不同花色的陶瓷喷涂刀,广受好评。”与此同时,佰伦也注重服务创新,加强与客户沟通,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

参展依然是获得订单的第一渠道
    “目前来看,广交会仍是‘亚洲第一大展’,本届展会人气稍有跌落,这是正常的现象。只要市场还在,广交会的意义就不言而喻,说广交会功能弱化,未免言之过早。”十八子集团总经理李积回对广交会的前景依然看好。他认为,会展上的成交量略有下滑并不能说明问题,客商只是没有马上下单,根据市场的变化,客商也有可能作出相应调整。李积回以十八子为例分析,虽然他们的主打产品是刀,但锅、橱柜等附加品的交易额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块。他说:“广交会办了50多年,其成绩是巨大的,不能因为一时的起落就对其前景持悲观态度。”
    对于本次广交会客商减少的原因,李积回有自己的分析。他认为,整体市场还是较稳定,只是交易的方式有所变化,边境贸易、华北、东南亚、香港等地的展会都分走了一部分客商。“我在南宁就参加了一个会展,像东南亚的客商可能就不会去参加广交会,而是就近参加南宁的会展。”李积回说,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渠道和平台的迅速发展对于广交会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他强调,阳江刀博会刚开始办的时候,受到的猜疑不少,也有很多人不看好其前景,“十几届办下来,刀博会在促动阳江刀剪产业发展上起到的战略作用,有目共睹。”李积回说,如果没有刀博会,阳江拿什么说自己是“刀剪之都”?同理,广交会的交易功能绝不是一两次小低潮就能弱化的,“只要世界还需要产品,我们就离不开广交会这个平台。”

 

编后记 

   关于广交会,有两股情绪在弥漫。乐观的,至今还在讲述着我市一企业某年在广交会上获得超千万美元订单的传奇故事;悲观的,在订单一年不如一年情况下,有企业主甚至发出“或会生于广交会、死于广交会”的慨叹。
   尽管近几年由于出口形势的变化,交易量和参展人数出现下滑,但广交会作为“亚洲第一大展”,无疑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窗口和平台,其作用和地位仍然无可替代。许多小微外贸出口企业,伴随着广交会共同成长起来,主要订单来自这一平台,广交会已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生产行为中打上深刻烙印。
   在家门口参加广交会,一直是国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性价比最高的渠道。因应形势的发展,广交会分类越来越细,规模越来越大,展期越来越长,这也使得国外客商参展的成本不断增加,参展人数下滑也在预料之中。长期把广交会作为拓展市场单一平台的企业,对广交会的变化,显然还没有做好足够准备。
   经济学上,有一个说法叫“路径依赖”,即企业在长期行为中一旦选择了某一路径,惯性的力量会使其自我强化,从而形成依赖。严格来讲,参加广交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只是我们把国外的客商给请进来。对广交会的“依赖”,无疑会制约企业大胆走出去拓展市场的勇气。
   在本届广交会上,阳江不少企业订单依然量不错,这些企业在拓展市场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多条腿走路,懂得应用电子商务推广产品,舍得投入参加全球各种专业展会,从中发现细分市场的商机。看来,防止外贸出口形成“路径依赖”,还须更多的阳江企业主动出击。


本文网址:
  • 我会主办的第二期职业经理精英班启动
  • 阳江商界迎春慈善晚会昨晚举行
  • 我会热心企业家赴那味村开展慈善活动
  • 市企业家商会协办的阳江文化大讲堂开讲
  • 阳江企业家研讨电子商务发展